时间:2010-09-29 来源:合肥网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纠错
○颁奖仪式现场 |
斜风细雨,湖波涟漪,在一片如画的景色中,合肥晚报百名垂钓爱好者来到了万佛湖畔。9月11日—12日,由合肥晚报社、万佛湖风景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百名幸运读者垂钓大赛在万佛湖景区举行。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35岁的李大虎技压群雄,摘得“渔王”桂冠。
斜风细雨更添诗情画意
11日天空飘着细雨,上午10时左右,合肥晚报百名垂钓爱好者进入比赛区。“这场雨下得很有诗意。”还没开始比赛,选手们一边换上绿色的雨衣,一边议论起天气。此时的湖面,在细雨中,已是一片白雾蒙蒙。“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面对如此景色,一位选手随口就吟出一首诗。
比赛从10:30开始。选手们站好位置后,个个摩拳擦掌,检查装备、制作鱼饵、擦鱼杆……大家在不声不响开始暗自较量起来。不一会,选手们开始做“诱鱼”工作——抛鱼食。“鱼食可以把鱼吸引过来,鱼儿更容易上钩。”
“各位!各位!10号选手已钓上第一条鱼,大家加油啊!”一会儿工作人员用扩音器传递着当日首捷。而这名旗开得胜的选手也大有“来头”,他在去年的垂钓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当记者想看这条鱼时,10号选手鲍师傅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鱼太小了,只是一条小尾鱼。”“不管大小都是鱼,能钓上来就算数。”旁边一名选手笑着说。
好消息接连不断,几分钟过后,13号选手从水里拖出一条一二斤重的鱼。不一会工夫,一条大鱼又再次上了他的钩。13号选手短时间内收获两条大鱼,惹得其他选手羡慕不已,都说他占了块“风水宝地”。
你追我赶渔翁乐在其中
但这只是精彩比赛的序幕,更激烈的角逐还在后头。66号选手李大虎、104号蒋安鑫与119号选手吴善松展开了冠亚军之争。最终,35岁的李大虎以总重13斤的成绩获得“渔王”桂冠,蒋安鑫、吴善松以0.2斤、0.3斤的微弱劣势屈居亚军。“钓鱼讲究用杆、用饵的技术,还要有手感与节奏的把握等等许多方面。”对于这得来不易的冠军之称,李大虎有些意外。
在颁奖仪式上,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向东说,“钓鱼大赛已经举办了10年,已成为合肥晚报服务读者的品牌活动,也是我们回报支持我们的读者的方式之一。”在接过冠军大奖后,李大虎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合肥晚报的钓鱼大赛,钓鱼既能锻炼身体,也能结交其他钓鱼爱好者。“感谢晚报为我们搭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万佛湖山清水秀,钓鱼环境很不错,有空可以来玩一玩。”
可能由于天气原因,也有一些选手空手而归,不过,每名选手可以获赠鲜鱼一份。“钓不钓倒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静静地坐在湖边,听着水声和风声,感觉与自然很亲近,这才是钓鱼的真正乐趣。”一位有着三十多年钓鱼经验的选手说。
■精彩花絮
●等钓上大鱼要采访我
对于这群选手来说,对钓鱼的喜爱,可以用“狂热”一词形容。“只要能钓鱼,就算站一天一条鱼都没钓上来,我心里也是开心的。”童先生一边说着话,一边潇洒地挥臂将鱼杆甩出,鱼线变成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水里。
“有动静,鱼来了。”不一会,鱼漂突然晃动了几下,童先生顾不得打伞,赶紧从工具箱里掏出一个小铃铛,挂在鱼杆上。“这水太深,鱼漂不太好看,挂上这铃铛就保险了。”童先生静静站在鱼杆前,双眼始终没有离开过水面。他准备守“杆”待“鱼”。
不过,这次只是“虚惊一场”,鱼没上钩,鱼饵也没影了。但他并不失望,依然忙活着换饵、挥杆、挂铃铛……看到记者准备走,童先生幽默地说,“等我钓上大鱼,一定要记得采访我。”
●让我再来最后一杆
按照比赛规则,下午4:00收杆,结束比赛。虽然119号选手吴善松上午一条鱼都没有收获,但下午他突然发力,一口气钓了十多条鱼,迅速成为夺冠热门。在离比赛还差20分钟,几名工作人员就准备好了鱼秤站在他身后。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吴善松还是不慌不忙,如往常般地收杆、挥杆。
“还剩5分钟了。”听到工作人员报时,吴善松终于不再沉默,更换鱼饵的速度明显加快。在临近比赛结束时,吴善松抓紧时间再次挥出一杆。“让我来最后一杆,希望这次能钓个大鱼。” 吴善松笑着说。虽然最后一杆没有大鱼上钩,但他以与第一名相差0.3斤的成绩,喜获第二。
●万佛湖的鱼真挑食啊
“鱼能不能上钩,关键是看鱼饵对不对鱼的胃口。”比赛一开始,选手们开始为鱼准备美味的鱼饵,22号蔡师傅带了大大小小十多袋鱼食。“不同的鱼,它们的口味也是不一样的。”
一开始,蔡师傅先将几样鱼食混合在一起,调配成一种粉红色的鱼饵。可是过了半天,也没有鱼上钩。“可能是面粉加太多了,还要再加一点料。”这次他下了重料,再次调配出一种鱼饵。“其实,鱼像人一样也爱挑食。不是它喜欢的味道,它是不会吃的。” 调配鱼饵是一门学问,蔡师傅说,如果一种鱼饵总能钓上鱼,久而久之,鱼也会对这种鱼饵产生“排斥”。“它看到自己的同类,总是有去无回,那么它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逃跑的。”(0601)
□记者 蒋瑜香/文 胡晓斌 张宽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