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29 来源:合肥网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纠错
核心提示
“六分开”制度、开工表制度、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这一系列创新的制度,将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拧紧了工程建设防腐的“螺丝钉”。合肥大建设几年来,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建设四通八达,其背后离不开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作保障。
源头上杜绝招投标“暗箱操作”
“以前,少数竞标者存在围标串标的情况,竞标者私下里达成某种协议,故意让某家单位中标,这严重违背了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市招管办负责人表示。
我市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实行“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组织管理模式,成立由市长为主任的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决策和组织领导;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监督管理招投标活动;将原隶属于建设、财政、国资和国土等部门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出让四个交易机构与原单位脱钩,整合组建成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中心,构建了“决策、监管、操作”三分离的招投标监管模式。
工程“一条龙”变为“六分开”
以往,工程建设全部由市城乡建委等少数部门“一条龙”管理,立项、规划、施工、验收几乎都“一手包办”。“像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效率低下、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市重点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力分散,形成“发改委管立项审批,规划局管规划许可,招管办管招投标,重点局管建设,城乡建委管工程质量安全,财政局管融资和资金拨付”的“六分开”局面,加上审计局独立审计,纪检部门全程监督,开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合肥模式”。
此外,由市监察局牵头,市招管办等9部门还联合对我市招标投标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严厉打击招投标过程中的不法行为。三年多来,共清出不能正确履责的专家评委34名,将7名受贿专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串标、欺诈、严重违约企业38家,记录不良行为96条。在签订业务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合同”。对重特大项目跟踪解剖、定期巡查,使工作重心向标后监管延伸。
处罚有规范,曝光有力度
“过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罚尺度不一的情况,罚多罚少全凭一张嘴,而现在我市统一了对违反制度行为的处罚尺度,罚多罚少将明明白白。”市重点局负责人表示。
市重点局在《安全生产检查暂行规定》、《工程监理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等新建制度中,统一了处罚制度,实现管理制度化、考核处罚标准化,彻底排除人为因素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干扰。
我市采取不良行为记录、诚信档案,以及经济处罚、媒体监督等各种手段,以加强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管与考核,情节严重的坚决清出市场,并记入大建设“黑名单”。我市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0起,记录不良行为29条,对15家企业和3名个人存在的不良行为作出限制进场交易资格的处理;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招标投标大会上,集中通报了14家违规单位,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净化了市场环境。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