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29 来源:合肥网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纠错
馆内墙上的图文展览 |
空中俯瞰,它像一颗巨大的心脏,嵌在合肥城西的大潜山下;近处平视,一组晚清民居静静伫立在壕水怀抱。这里就是台湾首任巡抚、清代淮军著名将领刘铭传故居。
但很遗憾,来到刘老圩,你很难一窥江淮地区圩堡庄园的风貌。从2006年申请成为国宝后,这个圩堡区的修缮工作一直有点“慢”。
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目前刘老圩正准备做保护规划。肥西县文物所负责管理刘铭传故居的工作人员刘鸣告诉记者,整体修缮工作只有等保护规划通过批复才能进行;而目前只能做一些外围的修缮如壕沟(作为保卫或圈围用的明沟)的整理挖掘等。
看得见的历史——
往昔繁华今犹可追
在一处留存的会客厢房里,窗棂、屋梁等处有雕刻精美的木雕,隐匿在斑斑红漆之间。窗影移动之中,依稀可见往日繁华,如今这些房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已经修复完毕。
据肥西县文物所的刘鸣介绍,刘老圩四周原是深沟和石围墙。围墙上还有五座炮楼,壕沟上还有吊桥通向外界。圩内建筑原来有300多间,都是雕梁画栋。不仅有徽派建筑的大厅、厢房,还有南、北两个书房,都是门朝南开的单门独院。每个院落都种植着成对的桂树、玉兰树。
南门楼:重建完工
从东大门进入刘老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老圩的主体建筑群。经省文物考古所主持勘探,已发掘出大门厅、前大厅、中大厅、后厅,以及南书房、北书房等遗址。相传鼎鼎大名的“九间厅”(包括四间厢房)曾面阔五间,硬山屋顶。房梁上雕有精美的山水、人物木雕。
顺着“九间厅”绕行,是南大门。目前,南门楼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已重建完工。
连体广玉兰:慈禧所赐
刘老圩里最惹眼的就是“高龄”广玉兰了。相传,这是慈禧太后御赐。
御赐广玉兰十分神奇,从主干底部分出两个大粗枝干,呈“V”字形,如今已长成两株连体广玉兰了,有四五层楼高。
“本是同根生,却又分两枝”的树形,被当地群众赋予深远寓意:一株象征祖国大陆,一株象征宝岛台湾。它们一脉相承,同根连理,枝叶交错,声气相求。
古树:历经兴衰
整个圩内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现仍有当年刘铭传亲手栽植的广玉兰,虽经百年沧桑,至今仍高大挺拔,参天蔽日。除了广玉兰之外,圩内还有梧桐、枫杨等国家级古树。
这些古树像历史的纵观者,傲立着看历史的长河慢慢变迁,见证着刘老圩的兴衰变换。
看不见的历史——
旧时铜锣声 如今杂草生
从东大门走进刘老圩,除了外壕沟有流水声之外,整个圩子一片寂静。
记者询问刘鸣,这个圩子有外壕沟,那也应该有内壕沟吧?刘鸣笑着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告诉记者这条路原本不是路,而是内壕沟,只是后期被填埋变成了路。
刘鸣介绍称,目前他们已经弄清楚内壕沟基本走向,它也在以后修复计划内。
在刘大圩,内壕沟以内已经无任何建筑了,只有以前房屋的根基。原本供家族人居住的内宅,围墙外夜夜都有打更人的铜锣声,如今,一地杂草丛生,草丛中掩映着碎砖残石。
圩内的建筑所剩不多,只有正门楼、南门楼、会客厅等少数建筑在原貌上修复,刘铭传家族的内宅都是一片杂草空地。刘鸣称,在刘老圩的修复方案确定后,会使用仿古建筑材料在原址的基础上建立被毁坏的内宅。
看完这个旧居,根据刘鸣的介绍,依稀能够感受到这个旧居曾有过的辉煌,甚至有点想尽快一睹芳容的冲动。
刘鸣介绍称,保护规划一旦做好,他们将尽快着手指定修复方案,尽快修缮这个既有古城防御特点,又吸取西洋建筑风格,代表了江淮民居特色的民居。
■相关新闻
刘铭传生平展馆将开放
将展出十多件其生前用品,市民可免费参观
晨报讯 记者从肥西县文化局了解到,刘铭传生平展馆正在进行布展,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和公众见面了,并且是免费的。
从肥西县城驱车50多公里,来到刘铭传旧居,当地人更喜欢称它为刘老圩。刘铭传生平展馆就在刘老圩外壕旁边。外壕的另一边是淮军系列展馆。
刘铭传生平展馆一进门就能看到汪道涵题词“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这九个鎏金大字的光芒下,展馆把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传奇的一生娓娓道来。
除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娓娓道来之外,展馆还将展出十多件刘铭传生前使用过的东西,如他曾经使用过的太师椅、雕毛扇等。据肥西县文物所的刘鸣介绍,这些东西都是从刘铭传后人手中征集来的。
据悉,除了刘铭传生平展馆,淮军系列展馆也将同时开放。
本组文图由 实习生 颜颖 本报记者 王小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