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25 来源:合肥网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纠错
旅游业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等功能,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善民生。
(1)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旅游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国际经验表明:当国民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态势;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开始向休闲旅游转化;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旅游消费开始向度假旅游升级;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则开始进入远距离旅游、跨国旅游和高档旅游消费的度假旅游经济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5年达到1700美元,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678美元。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西差距明显,旅游需求呈现突出的多样化特点。发展旅游就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公民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旅游规划对于民众来说,是满足生活需求的必需内容。
(2)满足民众扩大交往、融入社会的需求
美国行为学家克莱顿?奥尔德弗的“生存 关系成长理论”揭示,当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障之后,就产生了社会相互关系发展的需要,即通过社会交往开始融入社会,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追求认知社会,人际交往等。旅游就可能成为满足此需求的一种平台,如青年人走入社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交际朋友、积累社会经验等需要,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机会。开发知识型、文化型、体验型、刺激型等旅游产品,则能适应民众追求基本发展机会和提高发展能力的旅游人生需求,实现旅游人生和人生旅游。
(3)满足民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自我实现需要”和“受人尊重需要”是最高需求的两个层次,人们只有满足基本生理、生存和生计需求,才可能产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旅游动机,即人为了成长或发展的需要所产生的旅游动机。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由于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革。提供休闲型、度假型、享受型、成功之路型、文化体验型等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民众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幸福感、完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旅游规划,可以改善民众生活环境,完善民众休闲生活方式,整体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4)满足民众参与旅游生产的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旅游作为劳动密集服务型的第三产业的龙头、世界第一大产业,其提高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容纳能力很强。旅游规划(http://www.lwcj***/),可以通过实施旅游富民工程,扶持旅游企业,提供旅游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保障民生。
(5)提升民众的精神文明素质
旅游业发展与民生关联的要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4个层面。其中,文化层面是反映民众的旅游文明意识、旅游文明知识和旅游文明道德。我国部分出境旅游者在国外大受非议,主要是旅游精神文明的缺失。旅游精神文明能否转化为人们的意识、能力和社会实践,关键是要进行旅游文明意识、旅游文明道德与法制的全民教育,为旅游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并成为一种旅游文明自觉。发展旅游,可以提升民众的精神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