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生活安徽新闻合肥交通合肥房产生活服务合肥教育合肥招聘合肥旅游文化艺术合肥美食合肥地图合肥社保合肥医院企业服务合肥法律

话说合肥历史文化(中)

时间:2013-09-26  来源:合肥网hfw.cc  作者:hfw.cc 我要纠错


李亚朝 摄
 

    悠悠合肥史,辉煌逾两千年。

    合肥,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就成为一方县城,底蕴深厚,历史久远。它地处江淮分水岭,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孕育了深厚雄浑的军事文化,不仅是全国有名的“三国古战场”,更是走出了支撑晚清国防大厦的淮军。

    合肥,还是唯一一座拥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浩淼巢湖,就是一部历史。有巢氏乃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巢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巢文化

    人文始祖发源地 本土文化之根基

    “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巢文化与长江文化、淮河文化、黄河文化关切融汇,共同铸造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和辉煌。”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巢文化研究专家宁业高如此评价道。巢文化空间范畴是巢湖流域地区,时间是五千年;起源于有巢氏以木构巢,形成于史前时期,发展于巢地逐渐强盛的政体。合肥拥有人文始祖有巢氏,拥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湖巢湖,拥有脉连远古、传承至今的历史长卷,拥有四季分明而水丰土腴的地理环境,拥有一代一代人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

    在无为县与巢湖市的交界处有巢山,这里有巢父生态园,瞻拜有巢氏、巢父雕像,是林木茂密、水石奇美的风景胜地。相传有巢氏后裔、有巢氏族部落酋长巢父,拒谢唐尧禅位后,看中这里,并就山洞隐居,那个山洞便被称为巢父洞。后世道士追踪其迹也居此洞。久之,周围居民称为道士洞,山被叫作道士山。

    公元747年,唐明皇为表彰巢父高尚情操和名节,特诏改称巢山。为了纪念巢父功德,巢湖一民营企业家在巢山筑建巢父生态园,并恢复洞口,筑建巢父山庄,竖立始祖有巢氏、仁祖巢父大型石雕像,已成人们祭拜有巢氏的文化园地。

    遗址多

    环巢湖是人类重要发源地之一

    巢湖,著名的鱼米之乡。在古代,既有丰富的渔业水产资源,又有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古人理想的安居乐业之地,因此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1985年发现的凌家滩遗址,就是其中的代表。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由此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因巢湖地势低洼,周边多为圩地和湿地,古人为了避免水患,常常筑台高居或者择高地居住。所以,巢湖周边留有许多土墩,如槐林神墩、肥东大陈墩、肥东吴大墩、肥西古埂岗等,便是早期人类的古村落。在巢湖市银屏镇的银山村,考古人员发现了20万~30万年前的银山智人,这里就是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坡,周围全是低洼的农田,与槐林神墩、大陈墩如出一辙。

    上述遗址表明,环巢湖一带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古城镇

    延绵千万年生生不息

    以“巢”为核点,以历史年代为垂直连线,始祖有巢氏是源头,下延有巢氏族部落-有巢氏族方国-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诸侯巢国-战国时期巢邑-秦、汉、晋诸代的居巢县-唐代巢州-唐、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巢县、县级巢湖市、居巢区,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巢湖专署、巢湖地区、地级巢湖市等等,以及其间曾相续衍易,或侨置暂设的临湖、山桑、蕲、扶阳、城父、襄安、镇巢、聚粮等军政称谓。

    巢文化起源早,发展好,底蕴重。环巢湖群星璀璨的古城镇文化,既见证了巢文化源头的悠久,又体现了巢文化发展的繁荣。如今,巢城、合肥城、庐城(庐江城关)、夏阁、柘皋、散兵、中庙、三河、八斗、店埠、长临河、吴山、白石、盛桥等古城镇,个个历史悠久,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例如柘皋古镇在汉代就已经是县城。一个地域,集中出现如此多的古城镇,实为罕见,充分证明此地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陷巢州

    巢湖水下城的千古之谜

    关于巢湖的形成,多部史料都有“秦汉时期由居巢或曰巢州下陷而成”的记载。在康熙年间,由官方续写的巢湖县志当中,又有这样的记载:赤乌二年,巢城陷为湖……“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年号,赤乌二年,即公元239年。字面理解,城市发生了陷落与巢湖的形成存在着关联。而千百年来,合肥、巢湖一带就一直流传着一个“陷巢州、长庐州”的传说,更为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001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寻找隋代窑址的时候,顺藤摸瓜,在烔炀镇唐咀村北侧调查时发现了此处水下遗址。这一古遗址的发现,从考古学的角度证实了史料记载有关“陷巢州”传说的可能性。2003年初,经过数次现场勘察和论证,专家确认唐咀水下遗址是一处汉代遗址,而它可能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沉没。

    而2005年4月,一份关于巢湖唐咀水下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专家组认证。这项研究成果认定唐咀水下遗址与历史记载的“陷巢州”年代完全吻合,并初步划定古居巢国都城的大体位置及功能、规模与等级。几经辗转,巢湖“水下古城”逐渐“浮出水面”。水下古城,堪称巢文化为人类发源地之一的活化石,水下沉睡了千年,究竟湮没多少往事,神秘面纱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密码,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揭开。

    巢文化

    闪耀至今的独特魅力

    巢湖,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孕育了一代代人,构筑了独特的地方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雨露恩泽从古至今以至未来。“巢文化”内涵丰富、涉面弘广。有庐剧、门歌、农家秧歌、渔歌号子等地方音乐戏曲文化;有长江、巢湖、淝水、濡须水、冶父山、四顶山、浮槎山等山水文化;有半汤、汤池等温泉养生文化;有俞家父子、廖家兄弟等为首领的明代巢湖水师文化系列,有冯玉祥、李克农、卫立煌、孙立人等为代表的现当代军事文化;还有道士洞、王乔洞、紫微洞、圣姥庙(中庙)、鼓山寺、明教寺、开福寺等宗教文化。

    巢文化,历久弥新,恩被后世。因为有如此宝贵丰富的文化,巢湖名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巢湖风景三绝”,构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巢湖温泉,乃中国有名的四大古泉,至今依然散发着热量,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沐浴胜地,正在向国际温泉旅游度假胜地阔步迈进。

    巢湖盛产鱼虾,“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巢湖美食文化同样独树一帜。荷叶包鸡、凤炖牡丹、马鞍鳝、锅贴虾饼、混沌鱼、红烧划水、香煎白鱼、八宝鳜鱼、明珠甲鱼、李鸿章大杂烩等巢湖特色菜远近闻名,环巢湖地域更是拥有肥西“老母鸡”、长丰“吴山贡鹅”、肥东“小磨芝麻油”等富有地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土特产品。如此种种,皆属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流域文史遗产。

    巢文化,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包公

    一身正气留天地 两袖清风鉴古今

    “一身正气留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在包公墓园大门上,这副门联让人顿生敬畏之情。2010年,全国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在合肥举行时,一位企业家深情地说:“合肥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我每次来合肥都要早起到包公园走一圈,实地感受包公文化,包公的精神永不过时。”

    包公园,位于芜湖路北侧,环城南路东南侧,包括包公墓园、包公祠堂、包公书院等一系列历史古迹。“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公一生,万世吏表。曾经参与过包公墓发掘,一生致力于包公文化研究的程如峰总结道:“廉洁、正直,是包公文化的精髓,也是千百年来包公文化备受推崇的原因。”

    老家合肥 包公文化的起点与归宿

    合肥,乃是包公文化的起点与归宿。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世人尊称“包公”,出生于现在的肥东县包公镇小包村。宋嘉祐六年(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1062年)病逝,享年64岁。仁宗皇帝追封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

    包拯的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令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历代文人还写了不少颂扬包拯的诗词,用诗歌来歌颂他的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明,表达对他的景仰之情。在包公文化中,合肥毫无疑问是包公文化的“祖庭”。合肥的包公祠全名“包孝肃公祠”,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书院,故名为包公祠,是现存历史最久的包公祠。

    与包孝肃公祠紧连的是包河南畔林区的包孝肃公墓园。园内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在包公祠东有一口水井,是著名的“廉泉”。传说,普通老百姓喝了会解渴;清官喝下去,清洌可口甘醇香甜;但如果是贪官喝下去,必定苦涩难咽,像有芒刺封喉。

    在包公出生地包公镇,包公故宅虽毁,但东西并列仅相距百米的包家井、塘至今依然存在。井名“花园井”,井筒上部5米为近年重修,下部8米仍为宋井风格;塘名“清净塘”,又名荷花塘、清明塘,水甚清澈。包村南有一土丘,据说包拯出生时的胎衣掩埋在此,故名衣胞地。

    在包公故里大包村还有一座古老而质朴的包氏宗祠,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一反祠堂大门南开的习俗,“包家祠堂门朝北”。在南宋时,包家为了表示忠于朝廷,怀念开封,不忘收复失地,所以把祠堂的门对着开封的方向,后来作为家风保存至今。包家宗祠有四进,规模不算宏大,正厅陈列着《包氏宗谱》、《包孝肃议》及包拯塑像,塑像两侧有王朝、马汉守护,正厅左壁题有《包氏家训》,包氏宗祠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包公精神 “孝”闻乡里“肃”立政坛

    在芜湖路上,东端跨过南淝河的大桥被命名为“包孝肃公桥”;在芜湖路包公园门口,立着一个牌坊,上面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包孝肃公祠”。“孝肃”二字,高度概括了包公的精神。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包公中进士,受知建昌县。但因父母年事已高,包公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其间长达十年之久。包拯做官前,先以“孝”闻于乡里。

    包拯做官后,又以“肃”独树一帜。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端州盛产名砚,包公任满一年不持一砚归,清廉如水,深受爱戴。回京后,包拯任监察御史。自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包公因此得雅名“包龙图”。包公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为京官期间,也先后出任京东、陕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

    如今,位于合肥市区的包公园,是广大包氏后裔的寻根地,也是海内外人士到合肥的必游之地。每逢节假日,到包公园参观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梁昌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话说合肥历史文化(上)
  • 下一篇:话说合肥历史文化(下)
  • 无相关信息
    合肥生活资讯

    合肥图文信息
    新能源捕鱼一体电鱼竿好用吗
    新能源捕鱼一体电鱼竿好用吗
    海信罗马假日洗衣机亮相AWE  复古美学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海信罗马假日洗衣机亮相AWE 复古美学与现代
    合肥机场巴士4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4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3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3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2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2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1号线
    合肥机场巴士1号线
    合肥轨道交通线路图
    合肥轨道交通线路图
    合肥地铁5号线 运营时刻表
    合肥地铁5号线 运营时刻表
  • 币安app官网下载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 2024 hf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网 版权所有
    ICP备06013414号-3 公安备 42010502001045